宁夏廉洁齐家好故事
淡泊名利好家风 勤勉廉政爱国情
1936年夏,著名记者范长江在其撰写的《中国的西北角》一书中,对宁夏的大好河山、风土人情做了详细描述,尤其是提到一位宁夏籍名人张煦,他写道:“灵武有个叫张煦的人,时适作湖南巡抚,他看不惯张之洞的举动,给了他一封毫不客气的信”。“给官高势显的人写这样的信,胆量不小!”这位湖南巡抚张煦为什么要写信斥责自己的顶头上司、湖广总督张之洞呢?这位铁胆斥名臣的张煦,又有着怎样独具一格的家风传统?
张煦字蔼如、兰浦、南坡,号南浦,1822年(清道光二年)生于灵州(今宁夏灵武市)一个书香世家。张氏一族家风淳朴,品性善良,是远近闻名的乡贤。张煦的父亲张松年家教很严,要求子孙必须品德端正,他曾经教育张煦:“如果一个读书人不重视品德修养,那么就算满腹经纶,学富五车,也算不上一个有用之才。”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张煦,逐渐养成了耿直、廉洁的良好品质。张煦自幼勤奋好学,熟读儒家经典,精通四书五经,读书时,就算窗外有再热闹的事情发生,他也专心致志,毫不分神。由于从小刻苦求学,张煦年仅27岁时就考中举人,32岁时又高中进士,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。
张煦考中进士后,先后担任贵州镇远府(今贵州镇远)知府、贵阳府(今贵州贵阳市)知府等职,在贵州任职十几年。他在任期间,贵州人民安居乐业,社会秩序安定,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社会稳定地区。1875年(清光绪元年),在吏部三年一次的考核中,张煦因为才能、品德都非常优秀,被吏部评定为“卓异”。他在外为官多年,从来不因为别人比他官大就奉迎献媚,仍保持着耿直豁达、勤政爱国的传统家风。
1890年1月(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),张煦升任湖南巡抚。他担任湖南巡抚时,张之洞正担任湖广总督,管辖湖南、湖北二省,位尊权重,显赫一时。张煦是他的直接下属,归张之洞领导。但因为张之洞轻信传闻,对湖南政务中的细微末节之事,过度干预,连篇累牍地滥发指示,引起张煦的不满,他便写下了蜚声一时的《致鄂督张香涛书》,对张之洞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规劝。在信中,他直言不讳地指出:“公自命为国家理学名臣,才大望重,当为海内所钦仰,鄙人敢不敬服。然而好大喜功,惑于浸润,往往言不顾行,病在才优,于德无镇静功夫。以致遇事张皇,虎头蛇尾,言入即行,既行复悔,若再加以涵养,庶为完人。”并列举了张之洞一些举措失宜之事和好大喜功、言不顾行等诸多事实。信的末尾,他还严厉指出:“公若恃才傲物,以势凌人,人纵甘而受之,是岂海内君子所望于公者欤?弟深愿公为良臣、纯臣,不愿公为才臣、能臣。”可以看出,他毫不畏惧红极一时的重臣和顶头上司,其语言之尖锐,措辞之激烈,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。张煦不畏权贵的事迹广为传诵,一时成为清朝官场的佳话。
1892年8月(清光绪十八年闰六月),张煦又被调任山西巡抚。1895年9月,由于积劳成疾,张煦病逝于官署中,终年74岁。光绪帝听说张煦去世,特地颁发御制祭文,对张煦给予了很高评价。祭文中说张煦:“鞠躬尽瘁,臣子之芳踪;赐恤报勤,国家之盛典。尔张煦性行纯良,才能称职,方冀遐龄,忽闻长逝,朕用悼焉。特派祭葬,以慰幽魂。”当时用安葬巡抚大员的规格进行抚恤,又授予张煦光禄大夫的荣誉称号。等到张煦的灵榇从太原送回宁夏安葬时,沿路百姓扶老携幼进行祭拜,并请求张煦家属将其遗骨葬在关中大地。《清史稿》也专门为他立传,以表彰他的历史功绩。
张煦一生声名显赫、为官清廉。他的儿孙也继承了张煦耿直率真的优良品德和勤政爱国的传统家风,为国家、为民族作出了很大贡献。特别是他的次子张赞元,更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,为陕西的辛亥革命起义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张煦去世时,张赞元年仅12岁,但他聪颖异常,刻苦求学,秉承家训,以德行为先,传承了父辈优良的文化基因和勤勉爱国的良好家风。1902年,年仅19岁的张赞元与一批有志青年东渡日本求学,探寻拯救民族危亡的出路。在日本期间,他广泛结交立志救国的有识之士,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熏陶,随后,他多次往返于日本和国内,积极宣传新思想,扩大同盟会的影响。继武昌起义后,1911年10月22日,张赞元等指挥陕西革命党人、新军和哥老会在西安起义,陕西四十余县相继响应,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,动摇了清廷在北方的统治,有力地支持了南方的革命。
中华民国成立后,张赞元淡泊名利,远离官场,退居读书,研习碑帖。1931年,张赞元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陕西省政府委员,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,作为省政府要员,张赞元尽力活动周旋,为促使事变和平解决做了不少工作。因积劳成疾,张赞元于1939年9月15日去世,享年57岁。张赞元一生追求和平、民主及民族复兴,为辛亥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他用自己的一生,努力践行着张氏家族勤勉求实、爱国奉献的优良家风。(作者:宁夏社会科学院副编审 王晓华)